鈉攝取過多會造成水腫、高血壓、腎臟病、心血管疾病、中風,甚至增加鈣質流失。據最新國民營養調查,國人鈉攝取量約為建議的1.5~2倍!董氏基金會102年7~8月調查各通路(含網路)販售的即食湯品147支品項,結果發現,有近四分之一的產品(31支)每人份鈉含量超過720毫克!(參考芬蘭政府規定,每一人份超過720毫克鈉須標示警語)
調查亦發現:
Ø 同口味的湯品如:豆腐味噌湯,不同廠牌的鈉含量甚至差到5倍!
Ø 喝起來比較不鹹的湯,鈉含量較低,這其實是錯誤的觀念!
Ø 清湯、濃湯的鈉含量差不多,清湯未必更健康,易喝多而造成口渴、水腫!
攝取過多鈉對健康之影響
根據最新國民營養調查,國人鈉攝取量如下表,超過衛生福利部建議每日攝取量上限的2400毫克的1.5~2.2倍左右:
|
鈉攝取量 (毫克)
|
國民營養調查名稱
|
2005-2008年
調查
|
2011年
高中生
|
2010-2011年
國中生
|
2000-2001年
小學生
|
男性
|
4578
|
4962
|
5435
|
4815
|
女性
|
3567
|
3879
|
4404
|
4493
|
根據董氏基金會調查,八成以上的民眾知道鹽、沾醬、加工食品是鈉的來源,但僅五成的人認為湯品是食品中鈉的主要來源之一。
即食湯品加水沖泡就可以喝,是許多外食族省時方便的選擇;而對一些家庭來說,現成的湯品調理包因為可免除自己熬煮、濾湯、調味的過程,也成為餐桌上的寵兒,但其實這些湯品往往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喝下許多鈉。
當鈉攝取過多時,會引起口渴、水腫,進而造成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、腦血管疾病(中風)、腎臟衰竭等。另外,鈉攝取太多也容易導致身體中的鈣質大量流失,增加腎結石、骨質疏鬆症風險。
市售即食湯品調查結果
董氏基金會102年7~8月針對各通路和網路販售的即食湯品進行調查,共調查23品牌147支品項。董氏基金會呂蕙如營養師表示,以一小碗200毫升而言,147支湯品的鈉含量範圍很廣(140-1265毫克),平均為566毫克,約佔一天鈉建議攝取量上限(2400毫克鈉)的24%。
芬蘭政府規定,湯品與醬汁含鈉量超過360毫克/100公克時,須標示警語,依此標準,本調查有近四分之一產品(31支)已達要標示警語的標準。
沖泡湯裡「鈉」麼多要小心!
調查中有93支為單人份杯湯或沖泡湯包,平均鈉含量為518毫克,鈉含量最高前十名中,有3支為普遍認為較鹹的味噌湯、3支為看似清淡的紫菜湯和蛋花湯、3支為較濃郁的海鮮、蘑菇、南瓜口味的濃湯、以及鈉含量最高的義大利蔬菜湯,該蔬菜湯一人份就含1266毫克鈉,超過每日建議攝取量一半!
湯品調理包,濃湯「鈉」更多!
一般家庭較常烹煮的湯品調理包有54支,換算後每人份鈉含量略高於單人份湯包,平均為650毫克。鈉含量最高的十支都是濃湯,包括蘑菇和玉米口味各2支,蛤蠣和酸辣口味各3支。
鈉含量最高的品項是某大賣場自有品牌的港式酸辣濃湯,一人份約含1125毫克,而此類湯品通常會於烹煮時另外加入其他食材或半成品,所以實際上的鈉含量會遠高於標示的數值。
同口味的湯品如:豆腐味噌湯,不同廠牌的鈉含量甚至差到5倍!
呂蕙如營養師特別指出,相同口味且等量的產品,鈉含量會依品牌而大有差別。以豆腐味噌湯為例,A牌含158毫克鈉,B牌含651毫克,而C牌更是高達841毫克,和最低鈉含量的湯品相差5倍!而單人份玉米濃湯,A牌含250毫克鈉,B牌含353毫克,而C牌高達690毫克!
不同廠牌的豆腐味噌湯,鈉含量最低和最高竟相差約五倍!

家庭用湯品調理包也有相同情況,某大賣場的川式和港式酸辣濃湯分別含有910和1125毫克的鈉,但某國際品牌等量的川式和港式酸辣濃湯鈉僅有490和540毫克,為高鈉湯品的一半 。
四個廠牌的酸辣濃湯,鈉含量最低和最高也相差約兩倍!

「喝起來比較不鹹的湯,鈉含量較低?」不一定!鹹味≠鈉含量
民眾普遍覺得,喝起來鹹的湯鈉含量一定較高,但卻不一定是對的。
邀請11位民眾進行試喝,請受試者從三種口味(玉米濃湯、紫菜蛋花湯、味噌湯)各3~4支品項進行鹹度排序,發現竟然有7人幾乎完全無法正確辨識鹽度高低!其他4人也答對不到一半!
實際上鈉含量最高的湯品,受試者喝起來並不覺得它最鹹,而喝起來不鹹、甚至清淡的湯,也不見得鈉含量較低。多數人覺得最好喝的鹹度約一小碗400毫克鈉左右。
清湯、濃湯的鈉含量差不多,清湯未必更健康,易喝多造成口渴、水腫!
一般人會認為清湯較濃湯健康,但除了清湯的熱量較低外,兩者鈉含量相差不大,平均鈉含量分別為584和558毫克。
進一步分析單人份杯湯或沖泡湯品中較普遍的口味,發現就算選擇鈉含量較低的玉米、南瓜濃湯及味噌湯,一杯也佔每人每日鈉建議攝取量上限20%!
表、較普遍口味湯品之平均熱量及營養素含量之比較(依平均鈉含量由低到高排序)
湯品口味
|
數量
|
熱量 (g)
|
鈉範圍
(mg)
|
平均鈉
(mg)
|
玉米濃湯
|
37
|
87
|
250-977
|
479
|
南瓜濃湯
|
12
|
83
|
315-930
|
485
|
味噌湯
|
17
|
32
|
140-961
|
491
|
海鮮濃湯
|
6
|
67
|
274-760
|
532
|
紫菜/海帶湯
|
14
|
16
|
409-940
|
613
|
蛋花湯
|
8
|
36
|
394-948
|
635
|
別喝「鈉」麼多,健康由你選
即食湯品成份中:鹽、味精、鮮味劑、醬油粉、調味劑、香辛料
鈉含量較高的食材:培根、火腿、紫菜、海帶等
都是主要的鈉來源,若每餐都配一碗湯,一天下來鈉攝取量非常可觀!
董氏基金會許惠玉主任提醒:
1. 民眾為求方便選購即食湯品時,一定要記得查看營養標示中鈉的含量,可選擇同口味中鈉含量較低的商品。
2. 使用烹煮式調理包時,可以多加一些水稀釋鹽度,讓同樣份量的湯包給更多人分享,並加入其他天然食材一起烹煮,如:蛋、蔬菜類(高麗菜苗、大白菜、小白菜、花椰菜、A菜、茼蒿、金針菇、杏鮑菇)、肉品部分則可選擇新鮮海鮮與油脂含量較少的雞肉,或是白色油花較少的牛肉片及豬肉片,運用各式天然食材讓口感多變化,更可補充天然營養素。
3. 喝湯雖然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部份,但就營養需求是非必要的,可以用新鮮水果來替代;若真的要喝湯,煮湯時可利用番茄、黃豆芽、玉米、蘿蔔、海帶、香菇、洋蔥、牛蒡和大蒜等鮮味蔬菜食材熬煮製作湯底,再加少許的肉或魚就會鮮美,或使用人參、當歸、枸杞、紅棗等中藥材及胡椒、八角、蒜粉等香辛料,減少鹽量。
業者少放一點「鈉」,民眾多一點健康
根據許多研究顯示,逐步的減少食品中鈉含量並不會明顯改變其風味,也不影響人們對該食品的喜好。
國際間已有許多食品業者在近十年紛紛開始調整多種產品之配方。在此調查中也的確有發現某國際廠牌在這方面的努力,比較該廠牌97年和102年同款湯品鈉含量發現,10支湯品中有8支鈉含量平均降低19%(範圍為2-35%)。
為了消費者的健康,董氏基金會強烈的呼籲台灣食品業者與國際接軌,積極調整產品之配方,不僅降低市售即食湯品的鈉含量,更應完整的評估每個產品整體的健康程度,包括油和糖的含量,讓國人吃得安心、吃得健康。

關鍵字:減鈉、減鹽、即時湯品、水腫、高血壓、腎臟病、心血管疾病、中風、鈣質流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