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減肥市場商機超過千億,減肥儼然成為一種時尚與流行,業者為搶攻市場大餅,常利用廣告法規的灰色地帶規避相關刑責,被舉發之後,繼續改變商品名稱販售,換湯不換藥,加上廠商資料更是大搞神秘,相關單位抓不勝抓。「30天保證瘦10公斤」聳動的字眼,卻隻字未提及販售商品的內容及成分,民眾根本不知道無從知道買到的是什麼產品,又吃了什麼樣成分。董氏基金會經由民眾申訴後,特別檢驗求證,就發現標榜沒有副作用的減肥食品,如:阿桐伯修身茶含有咖啡因,卻未標示於包裝上;Lasort生機纖姿茶及Oliver歐立纖含有番瀉葉,卻標明的是旃那葉(目前民眾並不知番瀉葉別名為旃那葉,故不知其副作用為何),讓使用者產生輕瀉、排水情形,雖然體重減輕了,卻對實質減肥沒有幫助,甚至過量使用會對身體造成傷害。
業者利用民眾快速求瘦心態,以免費諮詢服務,博取民眾信任進而推銷商品,等到不見減肥成效,則推託是民眾自身體質問題,效果因人而異,或者需要吃更長的時間;等到民眾發現,消費者已錯失7天退費終止買賣契約的保障,或者提供錯誤的廠商地址,寄出存證信函卻無從告起,這樣的糾紛層出不窮。董氏基金會特別邀請曾經減肥身經百戰的受害者,分享到處投訴與業者協調,身心俱疲的痛苦過程。
民眾常一聽到減肥就減低判斷力,無關乎教育程度或社經地位,常花許多冤枉的錢或做無謂的事,故董氏基金會於民國95年特別成立減肥求助站,釐清減肥疑慮,或協助民眾申訴陳情。
到底是減肥?或是瘦荷包、減健康?
目前市面上宣稱具有減肥功效的食品,其功效皆有待證實。去油解膩、降低膽固醇、排水並不等於減肥,且目前沒有合法減肥的食品,食品僅有增加營養、熱量的功效,絕不會有減重、雕塑體態等效能。董氏基金會特別檢驗求證發現,標榜沒有副作用的減肥食品,卻可能只會讓民眾產生輕瀉、排水情形,對實質減肥沒有幫助,甚至過量使用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。
減肥暗虧自處之道
一般民眾無法想像業者用的各種手段,一時被減肥美夢沖昏頭,即掉入陷阱,乖乖瘦了荷包,董氏基金會列出以下民眾常發生的糾紛案例,提醒民眾避免吃虧受騙。
1. 過了7天無法退費:目前法律保障民眾購物有7天免費退換貨的期限,業者以「30天」或者幾個月專案方式販售,等到民眾發現無效想要退費時,已過了7天的退貨期限。
2. 推託個人體質:民眾使用無效想要退費,業者卻推託是個人體質,應該長期服用才會有效果,藉機又推銷另一組產品。
3. 登記地址錯誤:外包裝上登記的廠商地址只是倉庫,公司另在他處,寄出存證信函,無人處理,而過了7天終止買賣契約的期限,根本無從告起。
4. 協調人員佯稱代表公司的法律顧問,並且定一個價錢,威脅民眾下一次協調時就不會退這麼多錢,利用民眾不了解心態,讓民眾自認倒楣,最後不了了之。對於只留電話未提及產品或者涉及誇大不實的廣告,應該不信不買,不要心存僥倖心態以免掉入圈套,瘦了荷包成為窮顧客飽受閒氣,另外,食品廣告均不得涉及醫療功效、虛偽誇張或易生誤解等用詞,若已被判定廣告不實,且以食品誇稱減肥功能而被舉發,民眾皆可要求退費。
催眠指令強調窈窕身材:
於產品名稱或包裝說明中,強調「輕體、輕盈、窈窕、纖體、維持好身材、魔鬼身材、永遠s號、曲線管理、纖塑、酷身」等字句,讓消費者產生與減肥的連結。(減肥成分宣稱見附件)
成立減肥求助站
減肥沒有特效藥,民眾快速瘦身的心態,花大把銀子,購買昂貴減肥產品,做為艱辛鍛鍊
和艱苦節食的替代品。有鑑於此,董氏基金會特別成立減肥求助站,釐清減肥疑慮,或協助民眾申訴陳情。服務範圍如下:
1.減肥產品之誇大廣告、標示不實、成分不明相關問題解答與疑慮澄清
2.協助民眾受害案例糾紛陳情
3.體重控制各式方法迷思破解
4.減肥新知解說